归档
最新
联系我们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涨一跌之谓势;一亏一赚谓之财:一心一意谓之赢
高手临盘,观其形,辩其意,审其时,度其势。动于阴末,止于阳极。其心如山之不动,其性如水之无常,深得阴阳互化之奥妙,涨跌之平常无喜无悲无物无我以无法为法法法相济是为高手!临盘博弈,应先清心寡欲,心平气和,依大盘之形势以制其仓,弱市制于三分,强势制于八分,而不可满。如善射之不尽弓力,仓满则制于人。入局以观大盘之量以定其势,再观个股之形以度其利,临机应变,观于长处,动于短处,买于专处。入于太阴,出于太阳,止于破处,不动于无明。然博在通变,弈在制心,通在久观常习,变在出奇制胜。制贪于愈涨愈卖,制惧于愈跌愈买。久之则心通意明,具足知行合一。积小胜成大胜,以成全胜,后归于无极。
本博话语: 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习惯,溶入你血液中的一种自然的习惯!
在整个的投机过程中,任何交易者都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可能随着市场的韵律和操作对整体的胜负影响不大,但有些交易可能就是致命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交易的习惯就是致命的!细致地对这些交易进行分类,透彻地对其本质进行分析,对于遏制失败走向成功意义重大!
一、过量交易(玩命的赌徒)
《The Futures Game》一书中说道:“交易者自我毁灭的最好方法就是投入过量资金!” 具有赌博心理的期市投机者,总是希望一朝发迹,象赌棍一样频频加注,他们常常不惜背水一战,恨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到期市,直到输个精光,倾家荡产。重仓或满仓操作虽然有可能使你快速增加财富,但更有可能让你迅速暴仓。谁都不可能完全控制突发事件、政策面或消息面的影响。财富的积累是和时间成正比的,投资是时间的函数,也是个漫长的征途,它并不要求你你跑得如何快,而是如何跑完全程。巴菲特50年23%的投资收益水平,使其目前超越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23%的收益率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能在五十年的时间里做到这个成绩的,全球还没有第二个!
二、过度交易(勤快有时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期货交易者都把交易当作职业和使命对待,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感觉自己每天必须得参加交易,甚至沉迷到每时每刻都不能放过所谓的交易机会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很多人想做全能型选手,“多”完就“空”,“空”完就“多”,对他们而言,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单。在震荡市或趋势的中后期,交易者对市场的趋势能否延续犹疑不定,总以为每一次短暂的上冲或下跌就是新趋势的开始,于是在踏错市场震荡节拍的情况下频繁买卖,而当趋势真正走出时,自己已经被市场的震荡得六神无主,心理上已经无法对趋势是否真的出现做出恰当的判断,因此又极有可能错失良机。这种投资者不想控制,也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贪欲,有利就要,寸步不让,当手中无单时手痒闲不住,手中有单时又莫名地恐慌,认为机会不断,总想不停地操作,出现异常又不知所错,结果越做越赔,越赔越做。
三、冲动性交易(无纪律的疯子)
具有这种投资心理的投资人,做单前,原本制订了计划,考虑好了投资策略,但是受到盘面的影响,经不住涨跌气氛的诱惑,抛却计划匆忙进场交易。请看《冷静自信的交易策略》书中对冲动性交易的描述:那位朋友坐着,眼睛盯着屏幕,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看在眼里,脑子里却什么都不想,只注意眼前的行情表、数据和技术图表。同时,他的心里越来越紧张和焦虑,总觉得关键的时刻就要到了。他看着身旁的电话,再看看自己的手,没把握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忽然,他看到了“买进!”的讯号,不过,他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反而继续紧张地看着屏幕,心里想着几天前才刚下单不久,盘势就忽然直线下挫,害得他损失惨重,如果再发生一次该怎么办?应不应该再多等一会儿,确定行情会继续上扬之后才进场?这时候,他的手心开始冒汗,心跳开始加速,眼睁睁地看着可以大捞一笔的机会继续扩大,但他全身上下疯狂的分泌肾上腺素,心里忽然浮现了愤怒和挫折感。他的脸上出现痛苦的表情,嘴里先是低沉地吼了一下,接着提高声调,大叹一声:“妈的,我现在要动手了!”话刚说完,他笨手笨脚地抓起电话,按下自动拨号系统,然后下了单。但就在他挂掉电话的时候,他惊慌地看着屏幕,发现行情果然快速地反转,就像他害怕的那样。后来,他先前设定的停损单被执行了,只得认赔清仓出场。到了最后,他也只能摇摇头,告诉自己:“这一行有时候真不是人干的!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做这一行!”你是否也犯过同样的错误?!
四、怯懦性交易(有了把握在做,还怕什么)
怯懦不同于稳健,它并不是出于交易的规则与纪律的运行,而是在趋势面前恐惧,在机遇面前缩手!下单时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做多时害怕诱多,做空时害怕诱空,从而导致机会从眼前白白消失。事实上,当符合我们赢利模式的有把握的重大行情机遇来临时,必须能迅速地重拳出击,扼住机遇的命门;而此时的任何犹豫不决,畏首畏尾,不敢有计划地凶狠出击,都是对重大行情机遇的浪费与亵渎!很讽刺的是,大部分投资者在应该最大胆的时候,却最为小心翼翼,最应该小心的时候却最又麻木漠然。手上抱着可望获利的仓位时,他们觉得势头有限,害怕利润稍纵即逝,结果痛失大利。更糟糕的是,当他再次苦等盈利的时候,结果等来的却是真正的风险!
五、报复性交易(逆市找死)
当连续遭遇失败,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莽夫,感到市场的背叛、怒不可遏,想要报复,毫无章法毫无规则地频繁下注、过量下注或死杠交易,这都是报复性交易的特征,这也是交易不成熟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是,趁早撤身!保住你现有的紫金,冷静下来好好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
六、自负性交易(过度自信,死扛就是自负)
美国证券史上有名的资深分析师卡费罗,曾创下连续22月盈利不亏损的纪录;贝托•斯坦曾在华尔街创下一单赚取十亿美金的记录;而迈克•豪斯则曾经七年雄居华尔街富豪榜第一名。但是他们的结局有些相似———卡费罗死时身上只有五美元;贝托•斯坦被几百名愤怒的客户控告诈骗而入狱十年,出来时一文不名,而迈克•豪斯更惨,他在四十五岁就破产自杀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投资操作成功的概率总是远远高于众人。但奇怪的是,结局为什么如此悲惨?原因很简单,就是在他们自我感觉最好、自觉伟大的时候,九十九次成功所积累的金钱却没能经受住一次“决战”失利造成的损失。越是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就越不容易承认自己在市场上会犯错,就越难以说服自己及时断臂止损,结果就是总会有一次要让你败在市场的滚滚车轮之下!。
七、激进性交易(逆市操作)
在趋势市场中,最容易使投资者陷入困境的做法便是激进的逆势操作。大涨寻顶,大跌寻底,总想阻拦大势,自己一声断喝趋势逆反,继而经常做出与趋势走向相反的操作,也经常被趋势套牢。不少投资者在做错了方向后,竟然还逆势加码,等待回调时扳回老本。可当价格回调时,他们又开始希望市场能够转势,让自己捡个“天上掉陷饼”的机会。很多新投资者,喜欢在停板的时候开反向仓,虽然有时运气好能够侥幸获利,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作,是严重的逆势行为,一旦遇到连续的单边行情便会被强行平仓,甚或暴仓。逆势抢反弹:抢反弹可不可以?如果方法对了,当然可以,否则,犹如刀口舔血,空中接刀,他们只想到高风险中有高收益,而很少想到高收益中有高风险。华尔街有句名言:多头和空头都可以发财,惟有贪得无厌的人例外。
八、侥幸性交易(多往更坏处想一想)
有一个原则投资人必须要记住:当事情有可能变坏的时候,发生的一定是最坏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墨菲法则。对于这个法则,比较形象的解释就是:如果桌子上有一块面包,面包的一面有奶油。当面包从桌子上跌落到名贵的地毯上的时候,一定是有奶油的那一面向下。
很多投资者就是犟脾气,做错了死不认输,不知在第一时间解决掉手中的错单,以至让错误不断地延续,后果可想而知。“我就是不信它不涨,我就是不信它下不来……”这种心态万万要不得。亏损是投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反也一样,要及时获利了结或坦然地面对损失。如果市场已经达到了你预定的目标,及时获利出局,多数情况下,市场不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九、预测性交易(自以为是股神)
有些投资者总是凭主观臆断市场的顶底,结果总是过早地介入市场被套在山腰,无法砍仓出局,最终导致大亏的结局。并且随着交易者预测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坚信自己的观点,认为趋势会按自己的想法改变,会使自己的市场操作变得死板. 事实上,希望如何与实际如何是两回事,“希望”在人生的其它领域无疑是成功的动力,而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却是致胜的阻力。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广泛的参与者,大市向上向下本身有其客观规律,价格涨跌受供求、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制约,最终取决干市场买卖双方实力的较量,反映市场力度总和。
以上对失败的交易进行了粗线条的分析,交易者可以根据其要义对自己曾经经历的失败有一个准确的评判,了解自己的交易弱点,洞悉自己的交易习惯,痛下决心,痛改前非!使自己的交易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结论:要明白自己不是股神;市场永远正确;自己只有顺势而为;舍弃一部分,只做有充分把握的交易,减少错误;错了就认错并纠正。
另:交易时先问自己:我是否逆市?我是否有充分把握?如果错了我怎么办?把答案想清了,再做!
其实炒股也就是 道由心生
炒股炒到一定的境界,主宰输赢的就不再是所谓的技巧与方法,而是操盘手的理念与悟性。从普通散户到职业高手的过程是一个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质的飞越,类似于蝌蚪进化为青蛙、虫蛹蜕变为彩蝶。
当高手从芸芸从生中脱颖而出从我们的身边呼啸而过的时候,不要幻想藉着从天而降的好运气就可以“得道成仙”。正确的投资理念与超越众生的悟性不可能是天生的,尽管天分有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深入到现象的背后作认真的思考,眼睛里塞满了股价的涨跌、曲线的波动、帐户中资金的盈亏增减,又怎能领悟得到操盘的精妙之处呢?六祖不紧不惠能针对一些缺乏悟性的学禅者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如果缺乏悟性,就会把手段当目的,把“坐禅”等同于参禅,不去“参”而满足于“坐”,最终与“佛性”失之交臂。
在股市中,坐在那里看盘的人很多,一般人的“看”只是用眼在看而已,用“心”看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看热闹的人多看出门道的人少,其直接的后果便是赔钱的人多挣钱的人少,看盘与看戏毕竟不一样,敢说自己完全读懂了盘面语言的人多少有些缺乏自知之明。高手中自命不凡者反而较少,他知道自己做为一个“俗人”的局限性。
散户与赢钱间也许只相隔了一个理念,“一念之差”就可能是两种境界。佛经中和“道”不是靠“坐禅”就能得到的,所谓的“参透禅机”之“参”,其实就是用心领悟的意思,股市中的“天机”不是靠“看”或者“听”得来的,而是靠“悟”。股市中的“九段高手”代表的也许并不是顶尖的炒股技艺,而是一种超越了怯懦、浮躁、贪婪与恐惧的澄净心境------一颗平常心。
佛说:平常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