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剑客
资龄:4年
积分:770
文章:68篇
粉丝:1

个人分类

交易心得
技术分析
投资资讯

归档

2021年01月
2020年03月
2020年02月
2020年01月
2019年12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0月
2019年09月
2019年08月
2019年07月
2019年06月
2019年05月
2019年03月

联系我们

站长邮箱:269567041@qq.com

© Copyright 2018 my95.vip

蜀ICP备17033325号-1


自建立资本市场后,股市里就有了主力的存在。股市如战争,虽然没有血淋淋的厮杀,可是置身其中的人们每天都绷紧了神经,高度紧张而审慎地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的战争也很残酷,输家有时不只是输掉了一部分积蓄,甚至输光了一生的家产,这就是资本市场角逐和博弈的结局。

主力坐庄过程图

blob.png

 中国股市存在幕后主力是不争的事实,“股不在好,有庄则灵”成为一句至理名言,投资者惟主力马首是瞻,形成了与庄共舞的操作思维。可以这样说,股市有了主力才有可能挣到钱。有了主力,股海就有了灵魂,就有可能使股价迅速飚升;有了主力,散户就有了依托,不用担心股价起不来;有了庄家,散户就可以放心跟庄前行,坐收股价上涨的渔利。可是股市本身不是生产物质商品的场所,只是有限的资金在循环流动,散户都获利了,主力怎么办?从这个角度看,主力与散户又是对立的,主力使出各种狡猾伎俩,让冲动而昏昏然者“入瓮”;作为散户,在这个高风险的市场中,应当有自己的杀手锏来对付主力的各种手法。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通过揭示主力坐庄全过程,为散户提供了解主力的窗口,提高散户跟庄操作的技巧。

要了解主力坐庄的整个流程,就必须先清楚主力的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主力,如政府背景的主力,基金主力,券商主力或是上市公司主力,私募等,其人员分工差异很大。常见的可以分为这几个角色:总管,调研人员,公关人员,调资员和操盘手五种。

一、操盘手

操盘手并不是整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因其直接凭借操纵强势资金左右股票走势,也是散户谈论最多的一个角色,所以这里放在第一位。人们对于操盘手的想象常出自于小说,电视剧里的描写,其实和实际生活中的操盘手相差很大。

操盘手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主操盘手和辅助操盘手,主操盘手指操作股票的决策者,辅助操盘手往往是最终操作股票的直接操盘人。基金主力,券商庄家或是上市公司主力,私募主力等都有自己的操盘手,他们以不同的头衔出现,可以是基金经理,可以是投资顾问,也可以是直接操盘的下单员。

主操盘手,即决策的制定者,比如为了控盘,操纵股票的走势,证券公司由主操盘手总指挥制定策略,部署各个营业部将一只股票往上拉升或往下打压。主操盘手常常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由六七个人组成,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有人负责大背景,如宏观政策,市场被高估还是低估,目前应该吸货还是拉升等等;两到三个人负责跟踪操作的股票的行业变动,比如龙头个股的走势等等。

辅助操盘手,即策略的执行者,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直接在电脑前操作买卖的操盘手。决策者下达的指令有三个要素,即一个时间段,浮动的价格区间以及要交易成功的资金量。至于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目标,则是考验操盘手的操作手法了。操盘手的个人素质,个人情绪,个人风格基本上会影响股票的价格走势。同样一只股票,让不同的操盘手来做,它的走势。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主管下的不同操盘手,他们的操作手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操作时,研究操盘手的思路非常重要。

主操盘手一般是较为资深的人士,辅助操盘手则不一定,多数年龄在25--35岁之间。25岁以下一般是刚毕业的学生,或是刚踏上社会时间不长,对主管来说,这样的人信任度不足;而超过35岁的,在市场上的应变能力又会变差。一般会被市场淘汰。即使不淘汰,自己也会身居二线。所以操盘手的年纪一般在25--35之间居多。一般在30岁左右。

操盘手也不一定是金融或是经济专业的科班毕业生,而是一个综合类人才,他可能是工科的学生,也可能是理科的学生,文科毕业生学生操盘的也不少。在基金公司,基金管理人的指令很简单,总管说今天买什么股票。什么价格,多少量,最后收盘在什么价格,剩下的就是操盘手来做。

操盘手的管理很严格,如果有大项目操作的时候,是要与外界断绝联系的。操盘手的工资差异也很大。一般来说,资深的主操盘手是与老板分成的。比如10%的水平,就是净利润达到一个亿后,就分给你一千万。而辅助操盘手要差一些。举一个例子,主管会给他一份操盘的股票流通股股东排名,被画了叉的就是让他洗盘出局的对象。20日清单上不见该股东。他就会拿到奖金。如果操盘手的水平不到位。经常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某个操盘手接到指令。要在涨幅2%的幅度内买到一百万股,但当他只买了三十万股时这只股就被拉升上去了,这时只能再打电话请示下一步的战略。

操盘手的奖金情况在不同类型的主力中差别很大,比如有政府背景的主力,基金,券商,上市公司等的操盘手就不一定有分成,一般也就是基本工资加点奖金。这种情况下容易滋生暗盘,市场中最多的暗盘都是来自他们。由于暗盘的存在,使操盘手在操盘时平添了一些困难。

二、总管

总管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一个大的方针,决策,包括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进场时机,持仓总量,操作手法,出货方式以及资金调度,这一切的一切由总管来总体协调管理。总管这个角色可以是券商的老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等。某些机构的第一把手会指定一个人来做总管,自己并不直接参与。有时候,这个角色的职责也会与主操盘手有交叉。

三、调研人员

这个角色的主要工作是与上市公司进行沟通。通过接触上市公司,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给老板。有的券商在做单一股票的时候,甚至会派一个人长期驻扎在上市公司。这个调研人员要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所以也是一个好的公关人员,否则就拿不到第一手的资料或得不到真实的信息。同时,这个人还是善于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的技术人士,否则,得到的信息也是没有用的。

四、公关人员

公关这个角色类似于新闻发言人,是主力派出的脸面,必须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包括上市公司、咨询机构、媒体、散户、大户、股评家等。公关人员需要执行总管的意图,很多消息的散布就是这些人来做的,比如我们经常在股吧里发现很多所谓的“庄托”就是这些人。公关人员看起来不显眼,一般的人可能想不到他们背后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这些人发布的信息一定是总管或副总管要求他发布的,所以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纯净水,经过了复杂的过滤程序。

五,调资员

调资员负责资金调度。如果是券商,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在坐庄,一般其财务人员就兼任资金调度人员。联合坐庄的资金调度人员一般由主管来定,他只跟银行打交道,与其它人联系很少。

一般情况下,一只股票的坐庄可能会按以下流程进行:在与上市公司谈好后,主力的核心人物--一般2--3人,就会制定一个完整的操盘计划。而股票二级市场的K线走势大体形状,也在早于资金入市前就会设计好,然后,坐庄就开始进入吸筹阶段。

在吸筹阶段,主力一般利用上市公司利空消息的打压,在K线的走势上做一个平台,这被称为底前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吸筹会压缩个股成交量,在大多数人认为股票不可能下跌的情况下,主力一般还会往下打压股价,打破中小投资者的心理底线,这个价位大多数是整数价。但大多数主力在打破该价位后,一般很快会复位,并形成一个“V”字型的反转,复位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当天或是第二天就完成。最后在拉升前还会有一跌。

吸筹是坐庄比较重要的阶段,一般为减少知情者,此阶段的操盘手配备以一个辅助操盘手,控制数亿资金进行吸筹。而且一般主力会租一个地方供操盘手吃住,以减少操盘手与外界的接触。严格上讲,操盘手(一般是辅助操盘手)只是主力的一个工具,他们按主力的要求行事,大多数的操盘手(在一些类型的主力中负责筹划的主操盘手除外)并不知道股价的升跌计划,有时甚至会出现主力明明是在出货,但有的操盘手还认为是在进货的情况。

筹码,也就是二级市场流通股份吸得越多,那么庄家拉升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就越少,因此一般的主力会对该股进行控盘,通过上千个帐号来持有该股流通盘的60%以上股票,这时会出现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人数大量减少的情况。

在完成吸筹后,配合以上市公司的少量利好消息,股价开始上升。在这期间,所有股价的上升或是下降都是主力通过一个或是两个操盘手,在同一主力不同的帐户里通过股票对敲买卖来实现。这种对敲的交易成本并不高。如果坐庄者本身就是证券公司的话,那么支付的也只有印花税;如果不是券商坐庄,主力一般与券商之间也会有合作,手续费是很低的。

进入拉升阶段后,主力手下的操盘手人数开始增加,并随着股票市值的增长开始分散筹码。操盘手被分散到各个证券公司营业部,相互之间有很多人都互不相识,这样可以不让操盘手交流。此时有的操盘手可能是在买进,有的则是在卖出,因此操盘手是无法搞清主力到底是在出货还是在吸货。

在到达主力设计的顶部目标价之下20%的价位时,主力开始边拉升边出货。此时,上市公司在消息面的配合会渐入高潮,一些具有股评资格的咨询机构也开始配合主力向投资者推荐该股。事实上,到股价掉头向下时主力也在出货。出货不成功的主力。后期主力出货越来越难,股价拉升到最后只有自拉自唱了。

主力的融资

在主力操纵股票的整个过程中,资金的来源一直是许多投资者所关注的,事实上,对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主力们的融资方式并不是一个秘密,不少企业或是资金量在五十万以上的投资者或许都曾参与过主力的融资。主力的资金有一部分是自筹的,但大多数是通过企业或是个人间接从银行贷款获取。

这种融资的模式大致如下:

如果有企业以投资某个项目为由,向某银行借出一亿人民币,那么主力为得到这一亿的资金,在企业同意的情况下,由主力向该企业在某证券营业部开立的资金总额的百分二十,即两千万人民币,那么企业在某证券公司资金帐号里便有了1.2亿人民币。根据双方约定,主力便可以对这1.2亿资金进行操纵。由此,主力顺利地将市值2000万的股票放大成了1.2亿元。

在双方的合作中,主力与提供资金的企业、个人或是机构都会约定,一旦股价下跌至其购入面值的百分之十,可以进行平仓。而券商在其中扮演的是中间拉皮条的角争,并承担着监督的职能。

向主力提供资金的企业或是个人可以得到大致如此的回报:保底收益10%,如果还有更高的利润,则按一定的比例再分成,在10%--20%之间企业与主力间按6:4的比例分成,20%--30%之间按5:5,高于30%按4:6,具体情况根据主力对资金需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收益比例。

从表面上看,企业或是个人是不可能吃亏的,但事实上不是如此。在股市没有大跌时,许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种模式的资金链具有很大的风险,2008年上半年股市下跌后,大量股票出现跌停,主力无法出货。在这种情况下,到了接近主力融资时的股票价位,大多数人执行了平仓的命令。随着股市的下跌,卖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最后产生了非理性的暴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庄股会有十几个跌停的原因。

主力的资金还有部分来自其分仓所在的营业部。为吸引主力到营业部进行交易,营业部作为交换条件提供配套资金。另外还有就是帮助锁仓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掌握在投资者手中,主力与其协议在某个规定的时间不出售股票,到最后出售后按其买入股票时的市值多还少补,然后由主力再行支付20%或更高的报酬。

在这种融资模式下,一个主力可以从少量的自有资金开始,通过控制一只股票的流通股,在无法出货的情况下,利用对敲将其市值几倍或是十几倍的拉升,然后再以该市值的股票向银行抵押,进行另一次的资金放大,然后用获得的资金去偿还前期融来的资金,并对其它的股票再进行控盘,再进行雷同的运作。

主力的特征

一、主力选股的依据

对于散户来说,跟庄的前提是买入的股票有实力庄家的介入,主力用资金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某股是否有行情,以及行情的大小。因此散户选股时不能单从个人喜好出发,而应首先看看主力喜欢什么样的股票,即了解主力的“择偶条件”才能有的放矢。

对于主力来说,坐庄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周密细致的分析与决策,严密的计算和严格的推理。选股是坐庄的重要一环,主力在这一环节一般都很慎重。一般来说,主力的选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是基本面,二是技术面,三是题材面,四是操作面。

(一)基本面分析

首先,主力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市场人气,公司情况等方面因素。其次主力会重视分析个股的下面情况:

募股配股资金产生效益的质量与时间;

未分配利润及资本公积金,净资产值;

有无送股历史,流通股比例;

基本面有无改观潜力。

那些基本面优异,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市场热点股票,由于市场前景看好,价格不菲,容易导致筹码分散,主力难以吸到货,但那些基本面差,人人避之末及的股票,若是能通过潜在题材使基本面得到改观,就会成为主力青睐的对象。

(二)技术面分析

一是看流通盘的大小是否合适,盘小,易于达到控盘的目的。被选中的流通盘必须是有利于炒作的,即流通盘的大小要与操作者本身资金量相配合,若主力控制某股流通筹码50%以上,股价自然可由庄家说了算,因而小盘股被主力追求的可能性大增。

二是看筹码分布是否合适。所谓筹码分布,是指筹码在不同价位,不同投资者手中的分布。从筹码分布中可以看出上方套牢区主要集中在什么部位,在哪一类投资者手中。

三是看个股走势。看个股是已经初步探底完成,还是处在下跌的途中,逆个股走势而为往往很难有成效。

(三)题材面分析、

题材和概念的运用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特色。我们几乎天天都可以在各个媒体上看到或是听到各种各样的题材和概念。这些都是主力利用出货的借口。在主力的操作步骤中,出货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因此,题材的选用也就十分重要了。

(四)操作面分析

在操作面上,主力应在资金使用效率上高要求,少失误。许多主力选股时偏好那些股性活跃,包袱较轻的个股,以求稳定。特别在股价处于高位或是低位时,主力会坚决地逆反操作。股价与指数位于高位的市场的现象有:

巨量现象反复出现;

对于大跌散户麻痹;

众多中线指标高位;

较多的获利盘,且散户多集中在热门股上获利;

利多大涨,利空也涨。

反之,则说明股价与指数处于低位。主力往往喜欢在股价较低时闹革命,而不喜欢在高价推波助澜。股价价位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应该至少有50%以上的上升空间才会进入原来的成交密集区,只有这样,主力才能做到进退自如。选股的实质就是信息评判和研发能力的较量。

主力的强弱

在股市上操作,主力既是中小投资者的对手、敌人,又是中小投资者依赖的对象、朋友。只有跟着庄家的节奏,跟着主力所操作的个股走,才能有获利的机会。特别是要跟着较强的主力,获利的机会才会较多,反之,如果没有跟着主力,或是跟着较弱的主力,则获利的机会将大打折扣,甚至亏损。

一般来说,判断主力的强弱,有如下几个标准:

在突发性利空出来时,看股价走势是否坚挺。突发性利空包括大盘和上市公司两方面的利空。这种突发性利空往往让许多机构都没有思想准备和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常常是以股价的下跌来回应。而实力强大的主力则有能力应付和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不会轻易随波逐流,盘面在利空的情况下都会以横盘,甚至逆市上扬来表现。

与同类板块中的其它个股比较是否强势。在目前的市场中,板块联动是较为明显的一个规律,常常表现为齐涨齐跌。而较强主力介入的个股,在大部分基本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则会在走势上强于同类板块中的其它个股。

在各种基本条件接近的情况下,特别是走势形态差不多的时候,一般流通盘较大的个股的可信度要高于流通盘较小的个股。因为流通盘的偏大,则意味着主力需要更强的实力,更多的资金去操作和控制它。

从时间角度来说,能够更长时间保持独立于大盘走势的个股,其控盘的主力实力就比较强,表现在股价形态上,短、中期均线呈多头排列,上升趋势明显,涨跌有序,起伏有章,这也是强庄的特征之一。

单纯从K线判断,一般强庄多表现为红多绿少,这表明涨的时间多于跌的时间,阳K线的实体大于阴K线的实体,主力做多的欲望较强,市场的跟风人气也比较旺盛。

可以经常性观察到,个股在上涨时力度比较大,在涨幅榜的前列常常看到它的影子;而下跌时幅度却远远小于其它个股,并且成交量高于盘中个股的一般水平。

以上所列的只是强庄股的一部分特征,每个投资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寻找其它的一些判断方法。但在跟庄时不要忘记,选择适当的大势背景及时间,是操作中较为关键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