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
热门
最新
联系我们
提要千亿酒企茅台换帅尘埃落地。62岁的李保芳功成身退,70后交通厅长高卫东接班。...
千亿酒企茅台换帅尘埃落地。62岁的李保芳功成身退,70后交通厅长高卫东接班。
3月3日晚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茅台,500519.SH)发布公告,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相关文件,推荐高卫东同志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人选,建议李保芳同志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
公告还提及,2020年3月,现年48岁的高卫东,已接任贵州茅台母公司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这也意味着,已届退休之龄的李保芳,将同时卸下茅台集团和贵州茅台两家公司的董事长职务。
如果从2015年履新算起,李保芳在茅台工作了4年7个月。如果从2018年5月接替袁仁国,出任茅台集团董事长算起,李保芳真正执掌这家白酒航母的时间仅22个月。这不到两年的时间,让茅台留下了深刻的李保芳印记。
“外来者”李保芳:掌舵茅台不到两年,功成身退
现年62岁的李保芳,在2015年履新茅台集团之前,曾担任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是一名资历深厚的正厅级干部。
这和李保芳的前任———落马的原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仁国形成鲜明对比,袁仁国是从车间小工一路晋升上位的资深“茅台人”,而李保芳则是一名外来者。
而且,在2018年李保芳被提名董事长之际,就已年届退休之龄,只是当时的特殊背景,让李保芳已成接掌茅台的不二人选。
白酒分析师蔡学飞认为,李保芳在2018年5月升任茅台集团和贵州茅台“双料”董事长之时,就注定了他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的角色。
“李保芳保证了茅台的顺利过渡,并且保证了茅台市值的高速发展,而且也增强了国家对于茅台资产的控制能力。” 蔡学飞对李保芳如是评价。
目前来看,白酒行业对于李保芳掌舵茅台一年10个月的表现,评价都颇为正面。
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认为,李保芳对茅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回顾李保芳进入茅台的4年又7个月,茅台集团的营收规模从2015年的362.52亿元,增至2019年的1003亿元,业绩翻了近3倍,成为国内首家千亿级别的酒企。
此间,贵州茅台的股价也从李保芳履新之初的不到200元,暴涨到如今的1113元。而贵州茅台的市值早已突破万亿,如今已近1.4万亿元。
不只是业绩出众。
蔡学飞表示,李保芳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扭转了茅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战略,增强了企业的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强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而且通过反腐重建了茅台的组织结构,完善人力资源梯队建设。
“铁面”李保芳:袁仁国落马,茅台强力反腐
李保芳留给外界的另一个形象是“铁面”,这与他上任之后,茅台集团深入推进反复,包括袁仁国在内的多名高管落马有关。
今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披露,贵州省去年严肃查处茅台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袁仁国,茅台集团原总经理刘自力,茅台集团原副总经理高守洪,茅台酒销售公司原董事长王崇琳,茅台酒销售公司原总经理马玉鹏,茅台电商公司原董事长聂永等一批“靠酒吃酒”的“酒蠹”。
同时,从严查处全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参与经营、收送使用茅台酒等问题348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0人,移送司法机关66人,对不如实申报是否插手、参与茅台酒经营的47人进行了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这也被视为李保芳任内强力推进反腐的一个缩影。
可见的是,李保芳执掌茅台后,曾多次强调反腐、清廉的必要性。就在袁仁国被通报落马后,李保芳还在股东大会上朗读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袁仁国的通报,称“这个案件说明,茅台酒乱象问题主要是在营销环节,所以进行营销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李保芳的一系列动作,包括反腐以及营销组织结构调整,直营化策略等,对于保证茅台健康稳定的发展与茅台品牌价值,保障国家对于茅台资产的增值与管理等,都起到了正面作用。
还走访了一线互联网电商巨头企业,提出了‘茅台是喝的不是炒的’这样贴地气的营销口号,积极尝试超市直供和互联网直供,积极尝试与中国企业500强建立互动直供关系,这一系列理念与动作体现了李保芳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顺势而为积极应变的战略灵活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