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里浪
资龄:2年
积分:739
文章:75篇
粉丝:1

个人分类

投资心得
技术分析

归档

2020年07月
2020年04月
2020年03月
2020年01月
2019年12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0月
2019年09月
2019年08月
2019年07月
2019年06月
2019年05月
2019年04月

联系我们

站长邮箱:269567041@qq.com

© Copyright 2018 my95.vip

蜀ICP备17033325号-1

在交易圈裡,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至今没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是「我有个很棒的交易系统,但是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无法遵守纪律、始终如一地坚持它」。赚不到钱、赔钱、甚至不敢做交易,总之交易中一切不幸,似乎都可以归咎于「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能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应地,找到了有效地交易系统、坚持这个系统,似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的吗?

其实,只要如实地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事实上,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交易者都惊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个交易系统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始就根植于每个交易者「体内」。

不是吗?比如,在交易中「被套」的人,他的「被套」通常是「习惯性」的。场景可以不同,结果却总是「被套」。更重要的是,导致他「被套」的心理机制、「被套」带来的心理感受总是一般无二。其他错误,诸如: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交易品种沿着他预期的方向远去,却始终扣不动扳机;过度交易——承担过大的风险或交易频率过高等等,也是如此,一个交易者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就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裡似乎有一种「强迫性」重複的行为模式——同样的剧情、相同的心理感受,反覆地、准确地再现。彷彿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牵着这个人不断地跳进「同一个」陷阱。

对此,《股票做手回忆录》的描述是很传神的:

「当你把某些错误和失败联繫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渴望还有第二次,……但是,我会告诉你一些奇怪的事情:股票投机客有时候会明知自己在犯错而仍然犯错。犯了错误之后,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犯错,惩罚的痛苦结束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他可能知道自己如何犯下错误,也知道什么时候,在交易中的那个特定环节会犯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犯错。……

当然,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幸运,他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会犯下「原始错误」上万个「兄弟」或「表亲」中的任何一种。错误这个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因此你想知道你可能做什么蠢事时,总有一个错误在你旁边。」

——摘自《股票做手回忆录》第十章

所谓「原始错误有上万个兄弟或表亲」,实质上就是一个错误,只是外在形式稍有不同。

如果用系统交易的标准来评价这种事,可以说:1、每个犯错误的交易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虽然交易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清晰地表述它,但是这个交易系统一定是极其明确的,否则,不可能一再准确地「複製」结果。2、就交易系统执行来说,这些交易者是非常遵守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被套、坚持错过机会、坚持过度交易……。3、这种交易系统并非来自「设计」,不必费事「寻找」,就自然根植于交易者「体内」。这三点恰恰是系统交易的特徵所在,是每个系统交易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因此,不妨就把这种交易系统称作「真实的」交易系统,只是人们不习惯这种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或者说是「设计出来的」交易系统。

就像当年炼金术士摸索配方一样,一代代交易者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有效」的交易系统,希望藉此改善交易业绩。这种「寻宝」工作,一百年前是利用纸、笔做的,现在则用计算机来做。装备更厉害了,不过性质没有不同——都是在设计「形式上的交易系统」。

这种「寻宝」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因为,建立交易系统,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找到」一套有效的系统,而是能否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下实际执行已经「找到」的系统。换言之,能否遵守纪律,才是关键所在。而所谓「不能遵守纪律」,实质就是「形式上的交易系统」与「真实的交易系统」相牴触。

那么,能否凭借意志力,强迫自己「遵守纪律」,执行经测试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呢?正这是许多系统交易者准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对此,勒庞在《乌合之众》(The Corwd)中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性的:

「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慾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对我们发挥着巨大影响。

……许多政客同上个世纪的学究们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社会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

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他们能够轻易地给传统造成的变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而已。

……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

……上个世纪末,教堂被毁,僧侣们或是被驱逐出国,或是殒命于断头台,人们也许认为,旧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威力尽失。但是没过几年,为了顺应普遍的要求,遭禁的公开礼拜制度便又建立起来了,被暂时消灭的旧传统,又恢复了昔日的影响。

……最不受怀疑的偶像,并不住在庙堂之上,也不是宫廷裡那些最专制的暴君,他们转瞬之间就可以被人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它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

——摘自《乌合之众》第二章

对民族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把勒庞的话套用在交易上:许多系统交易者同上个世纪的同行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们相信依靠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就能够和自己的过去决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进。事实上,对许多交易者来说,机械交易系统带来的改变,往往仅仅是一些名词和外在形式而已。支配着交易者实际行为的,仍然是他/她的「真实交易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意志的强制没有多少用处,打碎的锁链会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最不受怀疑的权威,并不住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也不是交易者的意志力,这些东西转瞬之间就可以被打碎。支配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主人,「真实交易系统」可以安全地避开一切「反叛」。简而言之,它会捲土重来!

同时,正如前一个帖子《机械交易能排除人的主观因素吗?》已经谈到的:无意识的力量一旦被意志的决心所阻碍,就马上另寻出路。

的确,交易者可以凭借自制力在一段时期内「遵守纪律」,避免犯那些曾经一再犯下的错误。但是,只要深入观察他/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在这段时期,他们虽然「在交易上」不再被套、不再错失机会、不再过度交易……,但是,在生活其他领域却变本加厉地被套、错失机会、「过度交易」……。他们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减轻,相反,往往是代价更为惨重。战场「暂时」从交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真的如此耸人听闻?不妨实际观察一下!

一种「错误」,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交易或其他某个特定的生活领域,相反,它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活方式之中。从来只是场景不同,基本模式总是一样的——剧情是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一个被套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被套,在婚姻关係上也会被套……;一个错失机会的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错失机会,在婚姻上也会错失机会……;一个过度交易者,在职业选择上也会倾向于豪赌和见异思迁,在婚姻关係上同样是豪赌和见异思迁……;一个始终在 「准备」、在学习,希望等到一切条件都已完美,排除一切失败可能才肯开始,因而一直在「测试」系统、模拟交易,却迟迟不能做真实交易的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婚姻上,也必然始终在「准备」,却永远不能「扣动扳机」,永远不会为自己的理想採取过任何实际行动。

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勇气跟踪趋势、没有信心依靠自己随机应变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转而去跟踪趋势;一个在生活中喜欢控制别人、控制局面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试图控制市场,不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高明;一个在生活中不能接受损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坦然地接受损失;一个在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不在乎金钱;一个在生活中不能和生命和变化和谐相处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在交易中和市场「亲密无间」……

所谓「真实的」交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生活方式、独特行为模式在交易领域的自然流露。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就是在交易系统与生活方式之间实现和谐。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如果忽略了交易者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