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95
资龄:9年
积分:435
文章:27篇
粉丝:114

个人分类

交易人生
交易理念

归档

2020年03月
2020年02月
2019年12月
2019年11月
2019年09月
2019年08月
2019年07月
2019年06月
2019年04月
2019年02月
2019年01月

联系我们

站长邮箱:269567041@qq.com

© Copyright 2018 my95.vip

蜀ICP备17033325号-1

 夜深人静,借机梳理一下关于交易的思考。
    我学过很多关于股票的东西,学的过程,当然也和所有人一样,有一个从盲目相信到有所鉴别、到形成自己的思路的过程。曾经让我相信的很多东西,现在都抛弃了;曾经不理解的东西,慢慢理解了;曾经弃若敝履的东西,有的捡起来了。我不知道我所扬弃的东西是否都是正确的,趁着现在还没失去思考的激情,先记录下来,过几年、十几年,再看看,也许会觉得幼稚、也许会觉得惊奇。
    弃:
    1、精确打击。我曾经对精确打击无比迷恋,希望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实际上,最低点也许确实是最低点,但未必能给我带来足够的利润。在追求精确打击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来股市的真正目的:快速增长总资产。是的,很精准,但未必能赚到最大、最快。
    2、波段交易。在一只股票上反复交易,做它的波段,这曾经是我相信的一个真理。但一只股票不会永远存在一个规则的波浪式波动让你做波段,它会改变趋势:从波浪式上涨变为横盘或者转势下跌。
    3、高抛低吸。分时的高抛低吸,也曾经让我相信可以摊薄成本、获取最大利润。但我发现,只要做出了卖出动作,面临的选择就多了:分时线下跌时怕跌得更多从而不愿意买回来;又有一只新的股票进入视线;没跌反涨不甘心买回来。借用巴老的一句话吧:假如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一天,那就一秒钟都别持有。呵呵。
    4、预测。我基本已经放弃了预测,在听铸剑先生的课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他说他现在已经不会预测了。这让我感到放弃预测是对的。百年说,任何人买入股票的时候起码是预测它要涨,其实,这和预测是两码事。交易时当然是因为预期它要有上涨时空才买入,但那仅仅是确定仓位等策略的一种工具,若完全按预测进行交易,面对变化时会无所适从,至少也会影响应变的决断力。
    5、主力。我曾经相信唯有主力是主宰这个市场以及个股涨跌的力量。现在对于小盘股我并没有放弃对主力意图的分析,但对于稍大的盘子,我宁可把主力做新的定义(详见下文)。
    6、短线、轻仓。以前,我曾经有个观点,就是当行情模糊不清的时候,轻仓做短线,现在我发现,这是看似聪明、其实愚蠢的做法。是的,华神集团、宇顺电子、天山纺织之类的股票,曾经让我几天的短线收益超过20%,但对于我的总体资产的影响并不大,这些交易仅仅满足了“怕踏空”、“虚荣心”等毫无意义的心理。同时一些糟糕的短线交易则耗费心态(心态也是成本)、丧失机会。比如,在连续短线止损的情况下,当你面临一个巨大机会的时候,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满仓抓住这个机会?相反,假如你是平心静气的状态,那么你的头脑会更加清晰、交易也更加理性。
    7、价值投资。在中国,当夏草不断揭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时候、当你读到当年银广夏如何明目张胆造“利润”的故事的时候,你是否真的相信价值投资?反正我是不相信。
    8、牛市持有。假如,你从998买入某只股票,持有到6124会如何如何;假如,你从1664持有到3478会如何如何。我现在相信这是句废话。能在998看到未来能涨到6124的人,没有。是的,我相信那种持有会获得厚利,但即便未来有一波类似的牛市,我照样会在周线中枢位置调仓换股,原因很简单,因为周线中枢也是调仓换股的原因形成的。
    扬:
    1、组织战役。我的所有最大盈利,符合如下条件:大盘有明确的趋势,这会让我持股心态很稳;仓位重,起码半仓以上;持有时间起码一周以上。这些战役,对我的账户总资产的影响,每次都超过了30%(即便是半仓的,它们的获利也足以使总资产增长30%以上)。而那些小的战斗,耗费精力、心态,所获无几。我始终相信,无论采用何种交易方式,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快速、持续增加总资产。那么,我宁可等待大的、确定的交易机会,而不去在短线、轻仓交易中患得患失;同时,在学习技术的时候,也会抛弃那些短视的技术,专注于大波段的判断。实际上,今年我也做过几次短线,但都属于组织战役失败(未必亏损)后立即撤退的结果,不是有意的短线交易。
    2、视生处高。我曾经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来论述这个原则。现在,这是我交易股票的起码准则。视生,可以投入大量兵力做较长时间的持有;处高,可以在发现情况不对时迅速撤离而损失不大。
    3、右侧交易。在最低点(当时貌似最低点)买入,可以拥有成本优势,但未必判断正确,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你不知道速度。曾经有很多人问我,如何在起涨之前买入,是的,有这种技巧,但可惜,成功率和掷骰子相比区别不大。在一群正在跑的人当中选刘翔,成功率高呢,还是在一群站着的人里选成功率高?卖出的时候也是一样,在收盘时交易似乎比盘中卖出的价格低了,但你判断突破的方法、以及你运用的大部分指标,是不是用的都是收盘价呢?成飞集成太聪明,导致68%的利润飞走了;三峡水利少了11%的利润才走,看似很傻,却符合右侧交易的理念。我宁可傻一点。最为重要的是,唯有右侧交易,才能实现“快速、持续增加总资产”的根本目的。
    4、波段交易。弃的是具体到一只个股的波段交易,这里扬的是总体市场的波段交易。市场的每次大波动中枢的形成,都是大资金调仓的结果。在每次中枢结束时进入速度最快的板块、个股,这才是我理解的波段交易。
    5、主导股市涨跌的因素。主力,我现在定义为“主力资金”,即,持有共同意愿(多或者空)、并且取得主导地位的资金。当卖的意愿与力量超过了买的意愿与力量的时候,股价下跌;反之,股价上涨。意愿,来自于心理,比如某个被套的高点位置,当股价返回的时候,心理上会担心继续下跌,从而卖出,那么,持有此意愿的资金的力量,大于买入意愿的力量的时候,M头形成了。
    6、由表及里。我们怎么知道意愿与力量的对比?可以观察表面的东西。是的,表面的东西会骗人,但高明的中医能从表面看到患者耻于告知的隐秘病情。中医诊病,无非望闻问切,目的是经过这些表面的综合分析,找到病源。做股票何尝不是如此?有的说K线没用、有的说必须看基本面、有的说指标没用。那些基本面,真的如你所看到的那样吗?那些基本面良好的股票,都大涨了吗?美国的“漂亮50”,有几只市盈率低的?但,只要股票要涨或要跌,它一定有异动,要么是K线的异动、要么是量能的异动,跟随“钱”的足迹,要比基本面分析更加有效率。记者的手边,一半放着利空的消息、一半放着利多的消息,跌了,写下跌的原因是因为某利空;涨了,写上涨的原因是某利好。有屁用!我打的大战役,其中成飞集成直到后期都以为是汽车股、华锐铸钢我一度以为是钢铁股。当然,现在我在慢慢学习适当利用基本面的东西。但我认为,首先是跟踪钱的足迹,其次才看一下基本面有多少故事可讲。
    7、运动方式。把自己融入到股价里,看看如何运动才能达到最佳竞技效果。这一点说起来有点复杂,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条沟的故事》来看一下。
    8、四只股票。我的眼里只有四只股票:可以马上买的、可以持有的、必须卖的、必须满足某条件才买或者卖的。一只股票后市如何,可以大致分析,但这和交易是两码事。有的股票看涨,但脱离了安全买点,它对你就是毫无意义的一只股票。其他类推。
    9、交易是个简单又复杂的事情。简单到了出现买入信号就买、出现卖出信号就卖。而复杂的地方在于,你需要动用所有的经验、人生智慧、思维能力来进行分析和决断。
    10、暂时想不起来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