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
最新
联系我们
烧开一壶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就烧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
青年想了一会,摇了摇头。
智者说:“如果那样,就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水壶装了太多水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
青年恍然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去掉了许多,只留下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
烧开一壶水的决心和信心,并锲而不舍地努力。用心培育,培育自己的优势;耐心等待,等待水完全烧开;努力坚持,静下心来烧开那壶水,使水永远沸腾。只有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另外,我们只有不断地捡拾“柴”,才能使人生不断加温,最终让生命沸腾起来。
任何人从错误中得到的教育远超过从成功中所学到的东西
所有策略的运用都应根据目前的形势作出正确的反应,故时机乃所有策略之根本。忽略形势和时机却在企图或思索克敌制胜,这是异想天开。然而,时机的出现又必须依赖于形势,而并非某一事物。同样的时机的出现并非一定是大或小。而是是否有用。这有同于所有事物并非大才有用,而是有用才大,有用才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你在投资操作中的所有行为符合目前发展形势和运行趋势的话,那么你就可以规避最大的风险,即:避免了一招致命的危险。反之如果你的行为脱离趋势的发展面,却企图通过另一面标新立异,则不久你就会感到你是在给市场输血。
辨认趋势的最后方法就是通过长期均线来辨别,之所以依赖长期均线是因为,长期形成的行为方向不会一下子停止。即,你不会轻易抓到最糟糕的行情。所以投资人最好的投资行为是 - 耐心等待行情的枯荣交接之处,这代表时机即将出现,在行情不可逆转的时候进入,这代表趋势形成。但是更多的人却不管趋势怎么样,什么样的行情都敢进入,并且还开相反方向的仓位。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行为足以致命。长期均线是你行动的标杆,你必须服从长期均线的走势,在此基础上实施你的计划和策略,如果违背了这条准则,则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减,无论你多么努力,方案多么完美,成功也不会到来。因为这是逆势而行,顺势而为都未必能够成功,何况逆势呢?
如果长期均线是往下走的,但你却在这里面买涨,这无异于自寻烦恼,反之亦然。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顺着长期均线的方向等待与长期均线方向相同的行情就会的出现。因为这样获胜的机率要远大于去做相反的方向的行情。并且这里还有一个要点就是,顺着行情趋势买入获利的大小也远比作相反的方向的行情大很多。
即,顺势去做,一旦对了利润则是很可观的。逆势而为,即使对了,利润也比较小。这种方法可能不足以让所有的人成功,但一定比逆势而动要好。因为大的成功需要你长此以往的坚持正确的行事之后,在加上遇到千载难逢的良机,而不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希望如何如何。
赢钱的战役不好好利用去赢到尽的话,何来利润填补输钱的买卖。
交易不是做苦工,你必须乐在其中。假如办不到这点,就找出其中的原因。
必须保持“由多翻空”或者“由空翻多”的弹性。
自律精神与专注投入,能弥补先天的才能不足。
你热爱交易,所以你非常棒。
那种单独承受一切的感受,让我感到兴奋——你是自己的老板,掌握自己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自己。
每天交易的过程中,一位优秀的交易员应当能够“及时住手”。
假如你非常幸运建立一个好部位,就应当让它充分发挥,获取可能的每一分钱。
赢利越大,交易员越优秀,就是这么简单。谁可以赚取最多的钱,谁就是最大的赢家。交易员的手势再优美,夹克的颜色再鲜艳,这都毫无意义,关键的只有钱。
许多人把成功定义为判断行情的准确程度。这个定义很有问题,它完全忽略赢利的重要性。
若在50元买进,大多数交易员可能在55元抛出,杰出的交易员愿意在60元或者70元继续加码,数量也许稍少,但他们会充分把握机会,也许最后在90元抛出。
如果具备自律精神和一套交易法则,则可以产生自信,最后必定能成功。
超级交易员不会在意报纸上的新闻,因为报纸上都登载昨天的新闻。你在这里,目的是创造明天的新闻。
赢家处理失败的经验更丰富,因为他们总是能站起来,不断地克服失败。
如爱默生所说的:“自我信赖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市场是一位嫉妒而善变的泼妇——当她放款时,随时可能要你清偿,而且利息十分高。
没错,钱是在那里,但是只要我还留在这里,这些钱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帮市场保管这笔钱而已。
最好的赚钱方法不是参加就是跟势,尤其是中间那一段。
一个势头的开端十分难做,因为你对势头的方向没有把握,结尾也十分难做。因为许多人开始获利回吐,市场来回震荡十分大,他认为中间这一段最好抓,兜底和找顶都是徒劳。
交易者若要寻求成功,就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交易方式。
当交易顺手时,交易者心态良好,判断、操作质量比较好;当交易不利时,交易者往往开始产生主观愿望,这时他们不是参加他们认为可行的交易,而是做他们希望可行的交易。
跟势而动是在任何一个投机市场想要获胜所不可或缺的法宝。
巴菲特说,“一个在小事上无法节制的人,往往在大事上也无法自我控制”。
从收心、守心到修心,三者是循序渐进的关系,很多情况下,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傻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做减法,用规则来限制自身的欲望,一个投资者的思维、心态才能从杂多走向纯粹,从复杂走向单纯。就像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说的: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交易中的戒,指的是投资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交易中的定,我把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你选择了自己的交易体系、交易模型后,就不要三心二意。二是控制自己的心态、情绪。
所谓交易中的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交易技术上的精进。第二个方面是随着交易经验的积累,对市场、对自我的认知和领悟更加深刻,驾驭市场交易的整体能力逐渐提高,投资由术至道。
我就像在造一架飞机,拆了装,装了拆,可就是永远飞不起来。
金融市场天然弥漫着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实用主义不是从交易的原则、范畴和假定出发,而是以交易的收获、结果为标准衡量一切。
金融市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财务上的自由,这种人性的欲望是投资者终极的动力,但是,一旦这种无节制的贪欲过度膨胀,恰恰又是导致投资者失败的根源。
交易思想、原则和方法是经验和智慧的产物,但不是人行为的动力,投资者行为的真正动力一定来自于干净超越的灵魂,来自于对自我投资体系的信仰。当你的精神世界开始堕落,所有的交易规则和理论都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你在金融市场的失败成为无可逃避的必然。
拯救灵魂的唯一方法是禁欲、牺牲及对简单和朴素毫不动摇的坚持。
金钱的吸引力是如此巨大,古往今来,从科学家到赌徒,一直在探索金融市场的奥秘,希望找到成功的投资方法。
投资的目的是求财,如果一套方法能够让我赢多亏少,它是不是科学,或者你甚至说它是伪科学,这个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
对于这样一套时对时错、时灵时不灵的投资方法,我只有充分相信它,一以贯之地按照它的要求买卖,它才会对我有价值。
天下本无十全十美的方法,像个傻子一样跟着它有什么不好?
如果你似信似不信,往往会出现一种最糟糕的结果。
在《混沌操作法》里,作者说到这么一段话,“没有任何交易商,无论是机构或是其他什么人,是在一个客观的市场上从事交易,我们交易的是我们的信仰”。投资是一种信仰,并不是我想把自己的投资活动引向神秘主义,而是在我理解了投资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之后,长期积累思考的一种人生感悟。这是我未来投资人生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不管它是宗教信仰还是哲学智慧,对我的生活和交易而言,都有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
小智为财奴。中智为克己。大智为信仰。
金融投资市场充满诱惑和欺骗,到处是陷阱。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苦思冥想、如何精心设计,都不可能找到一套百战百胜、完美无缺的投资理论和方法。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有信仰的投资者在方向的判断,进场时机的选择,是否进场的决定,进场以后是否持仓,持仓以后到底该什么时候平仓。这些问题的每一步上,他不会迷茫不安,犹豫不决,反复思考。
“此时正当修行时”。遇困境时,谨记此七字真言。
投资者未来的投资命运是由自己创造的,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后果负责。
古人云:“圣人有情而无累”,说的是圣人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能够控制感情,不让感情成为行动的决定因素。
第一是知道,第二是相信,第三是信任,第四是信仰,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提升的。
在真实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急功近利,仅仅根据一两次交易的盈亏、短期市场的正负反馈,就对交易体系盲目乐观或者失去信心。
如果你欲望太大,同时夹杂着别的理论体系方法,那么你实际上是用多种不同的观念去看待市场,你看到的并非是你想象中的清澈世界,而是一个混乱的世界。
收心指的是约束意念,心无旁骛;守心指的是坚守节操,守志不移;修心指的是修身养性,使心灵纯洁。
理想中的自我会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现实中的自我,其实是不自由的,是环境的产物。
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投资者能够达到相对纯粹的境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交易的不是市场,而是规则。规则来自哪里?当然不是来自于市场,市场不会告诉我怎么做。规则来自于我的理论、模型、假设给市场的定位。
人生就像一口井,我们都在井中,井有四方形、有六角形、有圆形,不同的井口让我们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井口有大有小,有的井口大,看到的世界大,有的井口小,看到的时间小,但我们谁也不可能爬出井口,看到完整的世界。
我提出的投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交易的哲学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想告诉自己,我的价值观、我的眼光决定了我看到的市场永远只是局部而不是全貌,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
这个市场不缺明星,只缺寿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敬畏市场、顺应市场,控制风险,永远是投资者的立身之本。
投资哲学是一种思维模式,投资理论是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下,用来解释市场运动特征和现象的一种思想。
选择什么样的投资理论决定你看到什么样的市场,决定你如何操作。
市场其实并不存在着绝对的解释,只是一种概率和可能性。
投资理论不但是你观察市场、理解市场的角度,也是你在不确定的市场中采取行动的依靠,最终对你的投资命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8条操作买卖守则:
(1)把投资资本分为10份,每一次买卖所承担的风险不应当超过资本的1/10;
(2)慎重地运用止损盘,降低每次出错所能造成的损失;
(3)不可以过量地买卖,这会搞坏你的资金使用规则;
(4)避免让赢利变成亏损,比如入市买卖之后,已有利可图,这时应当将止损盘逐步降低,避免因市势逆转而造成亏损;
(5)不可逆势而为,市势不明朗时,宁可袖手旁观;
(6)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应当入市;
(7)买卖疏落而不活跃的市场,不宜沾手;
(8)只可以买卖两三只股票,太多则难于兼顾,太少则表示风险过于集中,两者均不适当;
(9)避免限价买卖,否则可能因小失大;
(10)入市之后不可随意平仓,可以使用止损盘保障纸上利润;
(11)买卖顺手,累积利润可观的时候,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调走,以备不时之需;
(12)不可为蝇头小利而随便入市买卖;
(13)不可以加死码。第一注出现损失,表示入市错误,假如再强行增加持仓合约数量,谋求拉低成本,可能积小错成大错,智者不为;
(14)入市之后,不可因缺乏耐性等候而胡乱平仓;
(15)胜少负多的买卖方式(指每次胜负的金额来说),切戒;
(16)入市之后,不可随便取消止损点;
(17)买卖次数不应当过于频繁。理由:一是多做多错;二是,佣金及价位上的损失将会减少获利的机会;
(18)顺势买卖在适当的情况下,顺势抛空可能获利更多;
(19)不可以摊平而买入,也不可以因价位高而抛空,一切应当以趋势而定;
(20)在适当时候,可以以金字塔式增加持仓合约数量,比如某只股票以活跃的成交量突破阻力位;
(21)选择涨势凌厉的股票作为金字塔式买入的对象,卖空则反其道而行之;
(22)买卖错误的时候,应当立即平仓,切忌买卖其他股票作为等仓用途,要敢于认错;
(23)不可随便由好仓改为淡仓。每次买卖都要经过详细的策划,买卖理由要充分,而又没有违背既定规则,才能进行;
(24)买卖得心应手的时候,请不要随意增加注码,此时最容易出错;
(25)切莫预测市势的顶部或者底部,应当由市场自选决定;
(26)不可以轻信别人意见,除非你确信这个人的市场知识比较高;
(27)买卖出现损失的时候,应当减少筹码;
(28)避免入市正确而出市错误。
投资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成功者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如果一个投资者不能超越自己的本能、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就不可能在投资市场获得真正成功。如果不改变内心外表的改变是徒劳的。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洛斯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舍去执念才能峰回路转。只有彻底的转变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纷繁复杂中寻求事物的关键。